86-21-54190656

集装单元化储运对于物流运作的意义与策略

发布日期:2008-04-10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邱伏生

1 集装单元化储运器具定义、分类和运用背景

物流管理中把便于物料集装成一个完整、统一的重量、数量或者体积单元并在结构上便于机械搬运和储存的器具,称为集装单元器具。集装单元化储运是现代化物料搬运的一项专门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广泛使用。它不但能够提高搬运和流通效率,降低储运费用,提高经济效益,而能够提高搬运作业的机械化水平,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和生产现场管理水平,防止货物在搬运过程中因磕、碰、划造成的损伤一致降低产品质量。

在生产企业中,物流是指工厂从支持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原材料进厂(包括原料、零部件、半成品、协作件及燃料等),经储存、加工、装配、包装,直至成品出厂这一全过程的物料在仓库与车间之间、车间之间、工序之间每个环节的流转、移动和储存(含停滞、等待)和与之有关的咨询管理活动,它贯穿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称为工厂物流(或厂内物流);在生产企业,物流管理的实质就是如何解决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合理化存储和准时化的配送,从而达到节省空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由此可见集装单元器具在现代化的生产物流管理中起到的是载体的作用,它与物料、物料流向一起组成了物流的三大要素。集装单元器具与普通货箱、容器的主要区别在于他具有便于机械搬运和堆垛的结构,如叉孔、吊耳、承插口等,甚至还可以在空位时折叠,便于自身存储与搬运。装于集装单元化器具的货物,其搬运的活性指数比装于货箱、容器的货物更大。按照我国传统的器具分类:常用的有四类:1)托盘;2)托架;3)集装箱;4)柔性集装袋。另外根据单元化器具的材质、用途、使用条件、使用范围、使用期限的不同还可以进行分类。

2 物流的要求与集装单元化储运器具的优势、原则

生产企业物流管理中要求:在工厂平面布置合理化的基础上,内部物流活动与生产工艺流程必须同步化,这就要求物流搬运路线要简捷,直线化;物料搬运机械化,省力化,自动化,从而单元化容器必须标准化,通用化,在搬运工艺设计中,尽可能做到装卸搬运集装化,以减少物料搬运次数,提高物料搬运活性指数,达到储,运,包一体化,集装单元化。才能为库存合理化、配送准时化打好基础,并且为先进管理手法和技术的引进作好铺垫。

随着生产的发展,物资流通迅速增加,物料搬运工作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意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据统计,在一些机械制造厂中,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每生产一吨产品约需搬运50吨的物料;每生产一吨铸件约需要搬运80吨的物料。物料真正处于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的时间仅占10%~20%左右,而80%~90~的时间处于搬运和储运过程;按生产成本分析,物料搬运费用约占生产总费用的20%左右;从安全角度分析,在所有的生产事故中有40%左右发生在物料搬运过程中;搬运中的磕碰一直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物料的储运作业也是影响工厂文明生产和管理的重要因素。由于集装单元化储运方式的出现,物料搬运技术起了巨大的变化。

目前搬运载体主要有三种形式:1)利用集装单元化器具将货物集装成一个容积或者重量单元进行机械搬运,如托盘或者集装箱。2)利用组合包装,即利用钢带、金属丝等材料将货物捆扎成为一个密实的、便于机械搬运的单元;3)采用各种属具对经过组合、汇集起来的货物进行机械搬运,如各种无托盘作业方式或滑板托盘的搬运方式。

可见,集装单元化储运包含两个意思:把物料集装成为一个单元;利用机械进行储运作业。所谓利用机械搬运,不仅包括采用动力的机械搬运,也包括人力驱动的机械搬运。

物料经过集装器具的集装或组合包装,从而有了较高的活性,物料随时都处于准备搬运的机动状态,成为活跃的流动的货物。

利用机械搬运:1)有利于搬运作业实行机械化、标准化,从而减少重复搬运的次数,缩短装卸时间,提高搬运效率;2)机械化搬运作业可以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3)通过单元货物的垂直堆垛、码放,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4)在搬运过程中可以减少磕碰划等损伤,保证零件的质量,避免物料的污损和丢失;5)单元货物有定数、定量的优点,便于过目知数,有利于管理。

通常,从发货单位到收货单位的储运作业要经过取货、装货、运输、卸货和储存等基本作业,以及伴随着的质量检验、点数等作业内容。如果在上述作业中每次只搬运一件或少量的物品,作业的全过程将十分繁杂,并且存在大量的重复搬运,作业效率必然很低。如果把多件物品汇集成一个重量或者容积单位,使用机械来进行储运作业,就能够提高搬运效率,并带来一系列其他的好处。我们把一定量的物料整齐的集装成为一个便于储运的单元,称为集装单元,把推行按集装单元进行机械化储运作业的思想称为“集装单元化的原则”。

3、我国集装单元化储运器具的使用情况

由于物流管理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人们的注意力首先普遍集中在社会物流的仓储与运输之中,往往忽视生产企业物流在社会物流中的原点和接点的地位,生产企业物流的改造和生产现场物流管理水平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提升,集装单元化储运还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生产的集装单元化储运机具的品种和数量还很少,器具和容器的盛装水平和切换的柔性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企业的各部门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往往是各自设计与制造,一方面因专业技术力量不足,导致闭门造车式的“土办法”,既浪费精力又耗费资源;另一方面,又没有通用的标准,彼此之间无法做到及时互换,阻碍了物资流通的社会化。这就严重的阻碍了这一先进技术的采用与推广,更影响了EDI技术和相关先进的物流管理软件的导入和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现代化的发展。根据笔者在众多的生产企业中的所见,我国的生产企业中的集装单元化器具存在如下特点:

A、不标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甚至不同车间都自成一家;大小件的盛装,均是按照设计或者使用者的个别感觉和考虑来进行,基本上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导致器具或容器的局限性。

B、不通用:因为设计的“个性化”,导致器具与容器的不通用性,而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确化,物资流通自然呈现社会化趋势;器具的不通用性导致在车间之间、仓库之间、企业之间、行业之间、港口之间的物料转移需要经过多次倒运、分拣与盛装,既浪费时间又增加了对物资的伤害。

C、不单元:器具与容器以及包装的体积、数量、重量基本不统一,没有形成具有某种相同特征与“错位兼容”的单元化要求,器具之间没有尺寸链可言,导致包装、盛装、存储、搬运、运输时的堆叠和摆放具有太多的不合理性,自然就很难做到包装的标准化、存储的立体化、搬运的机械化、快捷化和运输空间的最大利用。

D 裸装:笔者在企业物流改造实践中所见到的许多物料,要么是用薄纸、薄膜包装,要么就是裸装,根据搬运学的活性指数分类,没有包装或者近于没有包装的物料,其搬运活性指数为零;在搬运中无论采用人工还是机械方式,都证明是效率最低、倒运次数最高、物料损伤最大、安全系数最小的重要原因。而在存储过程中,对于防水、防尘、防静电、防晒等的物料,却正是致命的因素。

E、无柔性:由于企业自行设计的器具一般都是按照需要盛装的物料的实际尺寸单个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器具的形状、大小和尺寸都具有与该盛装物相连的个性化特色,导致原来装A物料的器具,不能用于装B物料;用于A现场的器具不能用于B现场;用于A行业的器具不能在B行业使用(在包装和搬运中,这种器具也不是不能使用,它们被成为非标准器具,但只能占流通器具比例中的极小部分)。这就限制了器具在车间之间、企业之间以及其他物流单位之间的流通、互换和回收,大大的降低了物流的效率,并且增加了对器具的追溯、管理的边际成本。

F、无物流管理理念:自行设计的器具基本上没有根据物流合理化、有效化的原则来进行,很少在器具上反映出机械化搬运、立体化存储、单元化包装、准时化配送、标准化运输、快捷化输入、柔性化保质等的物流理念。往往在企业的现代化物流管理中被淘汰或被取缔。

效果:由于以上特点,约束了企业物流管理在现场管理的力度和深度上、运作效率上、物料质量的保证上、物流总成本的控制上的作为,也无法精确的计算物料周转数量、周转频率、所需仓库面积和搬运设备以及物流搬运器具。而这些缺点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影响,由于物流管理人员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利用专业的思想来分析,最后只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具体表现在:

1、生产现场拥挤时抱怨暂存区太小;

2、物料进不到生产工位时抱怨配料送料人员的怠慢或者计划的不周;

3、物料在搬运过程中损伤了则抱怨供应商或上道工序制造的不精良,而由此引起的不良品的进进出出产生的通道拥挤所导致的恶性循环,又抱怨是生产管理部门的过错;

4、在仓库管理中,尤其是遇到旺季时,“总觉得仓库空间和面积太小,管理人员和搬运设备太少,生产提前时间太短”(某企业仓库主管语),于是通常的做法是不断扩大仓库面积(比如外租等),不断招聘仓库管理人员,不断调用和增购搬运设备,导致淡季时的巨大浪费;而巨大的库存量带来的管理上的难度,便是“物流冰山”的直接产生者。

4 集装单元化储运器具标准化与企业物流管理策略

由此可见,企业对于集装单元化器具的设计、切换、使用与管理的太多的不合理、不科学是影响和制约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致命因素之一。而实践证明:企业要想顺利的进行物流改造和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与效果,首要条件便是作好集装单元化储运器具的切换工作,而标准化工作又是发展集装箱单元化储运作业的关键。实现标准化的好处:

A、便于集装单元化器具在车间之间、企业之间的互换和在社会上流通,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重复搬运,提高流通效率;

B、标准器具一般都经过精确设计,优化生产、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所以能够保证使用性能;

C、器具经过精确设计,能节省大量原材料和提高器具本身的生产效率和专业化。也便于大量生产,有利于维修和管理。

D 标准器具一般都具有很大的修改柔性,可以根据具体的物料要求增加附件(如防震垫、防滑垫、防刮伤套、防静电套等)或减少附件。

E、标准器具具备了基本的物流理念和管理思路,使之与物流管理的宗旨有了很好的统一,为今后的容器管理体系、物料调度体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如前所诉,货物经过合理的集装后可以提高它的活性,由于它与其它容器、托盘、集装箱相互之间合理配合,因此可以借助汽车、火车和其他运输工具,实现高效的流通。所以相互之间的尺寸配合是密切关联的,如能够按一定规律选择尺寸,相互之间有一定模数关系,就可以大大提高托盘、集装箱和运输工具的满载率,从而提高运输效率。

在这些关系之间,基本单元器具的标准化是核心,是关键。包装的货物或容器一般都是利用该器具作为基本单元进行搬运的。它的尺寸应该能够适应托盘尺寸,使托盘的满载率达到一定的数值(通常希望达到80%以上)。然后根据托盘的尺寸标准选定其他相关的尺寸标准。基本单元器具的尺寸标准的决定,又取决于下列几方面的因素:

1)企业物料的物理特征和所需的尺寸规格,以及物料在基本单元器具上的堆叠方式和要求,物料在搬运、运输、存储过程中的码放约束和相关规定;

2)基本单元器具尺寸必须适合国内常用的盛装器具(如托盘)和运输工具(如车厢)尺寸;

3)托盘往往装在集装箱内进行直达运输,因此也需适合各类集装箱尺寸的标准;

4)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

5)基本单元器具尺寸标准要充分考虑国际标准,以及与我国贸易的国家的标准,以便于国际间流通。

基本单元器具尺寸标准一经制订(通常情况下,可以直接以国际标准化托盘为单元化基础),就可以决定包装尺寸和容器尺寸的标准,并且反过来又影响运输工具的尺寸选择,也影响仓库建筑、仓库货架和储存空间尺寸。可见,基本单元器具尺寸的选定,往往是确定其他参数的依据。

所以,切换工作的开展和标准器具的推广,并不是如传统的思路那样盲目的标准化、通用化、单元化,否则适得其反,而应该建立在认真分析和认证的基础上进行。之后才能够建立容器管理体系、物料搬、运、存的区域划分和准时化的配送体系。

关注我们 顾问热线 电子邮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