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08-06-17浏览次数: 次信息来源: 邱伏生
物料进厂要不要检验?
答曰:要!
但是,如何检验却是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问题,甚至有很多企业在物流运作过程中,一遇到检验就没有辙了。
于是有很多人问我“居士,我们公司是****行业,待检区域到底要多大才是合适的?怎么样才能使得检验区域不会乱掉?”
更多的人问“检验的库存算谁的?***应商的吧?那么库存高一点也没有什么问题啊。”
在等到检验区域不够用了、物料经常不合格了、检验人员忙不过来了、生产经常缺料/欠产了、现场管理劳而无功了……的时候,才蓦然惊呼“检验是瓶颈!”。
可是按照传统的管理观念,检验是肯定的。因为人们经常有一句不成文的规定“没有经过检验的物料不可以进仓库”。
那怎么办?
于是去看丰田------发现丰田模式没有检验,你学习不了!
于是去看上海通用-------发现SGM也没有检验,还是学习不了!
于是去看别人------发现他们和自己也一样,甚至更乱,更学习不了!
于是照常检验。
可是……
问题出来了。
第一, 仓库管理和物流管理讲究FIFO,那么按道理也应该先进先出的检验,可是,检验往往比卸货慢,检验一车货往往要滞后,于是,先来的物料往往都是放在最里面或者最下面,要来检验了,肯定需要从里面搬出来或者掏出来,这样就增加了叉车的工作量和对于物料的无效移动,当然,质量也就可能存在风险了----不检验还可能是合格的,一检验,就不合格了。
第二, 由于第一条的原因,检验的人们一直都很忙碌,或者说忙闲不均,工作也就无法赶上趟,于是只好不断地增加检验人员,结果发现,检验人员的配置都是按照高峰时期的要求配置的-----反过来一想: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制造出来的,要那么多人必要吗?
第三, 检验人员的服装一般都在左臂上有两个袋子,经常是“一直笔、一把刀,腰上挂个透明胶”的形象。物料来了,对准纸箱子划一刀,开箱检验,如果有问题,打上NG,如果OK那么重新用自己的透明胶封箱,但是原来的那些撤下来的透明胶放哪里去呢?检验员往往不会随时将其带走,而是散落在该区域------“我悄悄地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不带走一片纸屑”,那么这些东西,谁来收拾?仓库管理人员,这个5S如何做?
第四, 更为关键的是,检验人员的工作量如何定?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物料在检验环节停顿了多少时间?检验人员如何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检验什么物料?而这些检验的物料是不是生产和仓库最需要的?检验人员对于物料检验的时效性如何承担责任呢?------物料在检验过程中就像我们开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结果遇到关卡了,排了半天的队,发现,高速里程总共2小时,关卡花了60分钟呢……
第五, 生产需要物料了,跑到仓库要物料,结果仓库说没有,于是去找采购,找***应商,人家说,早就到了,可是仓库里面怎么没有呢?一查,原来就在仓库门口(也有可能在仓库里面),你就是不能用(当然这里也有个软件对于物料管理的问题,很多企业的软件经常没有将这部分的物料活动纳入到其管理中去,于是软件上经常查不到在检验的物料)。可是生产等不及了,总不能停产吧,于是,由某某人写一份申请单,再由某某人签个字,“紧急放行”!质量又出问题了------这又和检验的初衷相违背了。
第六, 检验过程中带走的物料往往和仓库管理人员没有良好的互动,导致仓库管理人员的数量无法确认,检验人员对于物料的具体位置也无法确认。
第七, 还有一个小问题:***应商送货过来了之后就拿着仓库管理人员签字了的送货单回家去开******了,可是采购方却是在检验合格后或者使用后才列入应付帐款的,这两个结账之间岂不是有一个空白期?再说,检验期间的物料损失算谁的呢?***应商的?这不是与***应链管理的双赢策略相违背吗?
第八, 检验的人员很忙,物料流动了吗?或者说物料有效流动了吗?物料都没有流动,资金又如何流动呢?如此说来,检验增值吗?还是保值?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检验需要两天的话,为了“保证***应”,你的仓库至少需要准备2天以上的库存,如果是三天呢?或者五天?我经历过的一个物流咨询项目,人家的检验周期是7-12天,那么库存就有点高了,因为,根据影子定律,虽然待检验的那些物料可能你可以强行的推给***应商,但是,仓库里就一个都不能少的可能属于你的库存了(至少需要消耗你的管理成本或者采购成本)!当然,时间久了,就变成了“经验”,于是这些安全库存就变成了挥之不去的包袱而我们不自知。
有人要问了:难不成检验就不要了吗?我们的***应商质量可不能够完全保证呢!
其实,有一句话应该更正为“不合格的物料不允许进仓库!(其实,从配套率和精益生产的角度而言,即使合格的物料也未必能够进仓库。)”至于如何让这些物料合格,就不是要不要检验的问题了,当明白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蓦然发现,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检验的问题就可以了----我们要的是“合格”的结果。
那么,首先可以对于***应商的物料质量进行ABC分类,分类管理和检验,比如免检、上门检验、第三方检验等等;
当然如果一定要在进仓库之前检验的话,笔者在此强力建议:将你的检验做成流线型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