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4-26浏览次数: 次信息来源: 张小飞
仓储物流作为连接供应商与车间生产的重要纽带,在现代物流被视作企业获得第三利润源泉的大物流背景下,如何提升仓储物流,起好桥梁作用,显得至关重要。
一、齐套率提升大物流背景下的仓储物流,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资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等一系列简单操作,而是多角度、跨部门的提供优质物流增值服务。在大物流背景下,某家电企业子工厂(下面用该工厂替代)仓储物流从物料按时到货、供应商卸货管理、专业化配送、仓储物流一体化等多方面入手,全力支持车间生产,成功诠释其崭新的现代物流魅力。
该工厂物料按时回货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除生产组织造成的多品种、小批量采购模式影响物料回货外,无健全的信息配套体系也是影响回货率的关键因素。
物料不能按时回货,造成仓库备料、配送环节无法一次性完成,同一作业号需重复多次备料、配送,极其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因信息传递不畅,物料到货状态不透明,紧急物料到货后仍无法及时配送至生产线,造成生产异常频发且无力解决。
为此,物资模块牵头,搭建物料信息配套体系,建立可量化的KPI指标,强化物料按时回货重要性,提升作业齐套率,降低缺货成本。
此项工作自开展以来,建立了物料到货基础数据库,实现了齐套率数据从无到有的突破,为采购业务管理及物料准时到货提供了更多数据支撑。改善前作业齐套率平均为63%,改善后作业齐套率平均为70%。
二、供应商卸货管理
大物流背景下的仓储物流管理,不再只是单纯的物料管理,如何确保厂区道路通畅,避免多点卸货造成的交通堵塞;如何加强卸货、存储、配送一体化管理,减少多次搬运造成的效率低下;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仓储物流提升的重点之笔。因此,加强供应商卸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该工厂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全力加强卸货管理,规范卸货行为。
1、编制供应商卸货指引
体系文件是业务合理性、规范性运行的重要依据,为此,特编制供应商来料入库指引文件及制作相应看板,从而引导供应商规范卸货。
2、制作工装标识卡
为更加清晰、明确指引供应商卸货,规范来料工装选择,特设计工装标识卡及备料标识卡,从工装使用原则及物料存放标准两方面进行规范。
3、仓储员工严格监督
仓管员是供应商来料接收的第一人,规范供应商卸货管理,需要仓管员的严格监督,不符合卸货规范的供应商,仓库有权拒绝收货。为此,对仓储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其建立供应商卸货标准,确保供应商来料规范卸货。
三、物料专业化配送
仓储物流部门面对的最直接且最重要的内部客户莫过于生产一线,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提高内部顾客满意度,更好的服务生产,是奋斗目标。为此,专业化的物料配送显得尤为重要。
1、物料拆包上线
专业化的配送即意味着将便利留给“顾客”,为此,推行物料拆包上线,在物料进入生产线前,提前脱去“物料外衣”,为装配提供便利、为生产提升效率。
2、物料配套上线
物料配套上线来源于机组装配工艺,为加强上线物料集中管理,强化齐套配送理念,避免混料、错料出现, 确保单台机组物料单独存放,解决车间“找料”生产的现状。
四、仓储物流一体化
在该工厂,物料的配送一直实行的是传统的领料、发料制。仓库备料与配送环节相互独立,物料从仓库流转至车间,需经历“三个环节、两次交接”。冗长的流程制约着仓储物流整体效率的提升,实现仓储物流一体化显得紧迫而重要。
在此背景下,整合仓储物流资源,将原先的三个环节缩减为两个环节,使整体的仓储物流对口车间一线,减员增效的同时促进仓储物流协调运作、系统化发展。仓储物流一体化后,仓管员管理范围延伸至生产现场,全面参与物料流转,了解生产工艺知识,熟练掌握物料消耗进度,为物料标准化备料、配送, 库存控制提供了可能【完】。